她带领赛阳供电所先后获国家电网公司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示范基地五星级乡镇供电所中国最美供电所等30余项奖牌。
通过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让职工们对小家有了归属感和幸福感,对企业这个大家有了获得感和安全感。在日常工作中,各分工会也会精心组织活动,让职工小家动起来、活起来、暖起来。
小家虽小,却能凝聚无穷力量。热机部分工会主席濮奔说。长期以来,职工小家作为分工会和厂工会之间的桥梁,让关心关爱职工有了温度和力度。......以上被职工反复谈起的正是茶园电厂职工小家,这个既是加班后的深夜食堂疲惫时的暖心港湾,也是大家工作之余的充电站休闲场。燃料部分工会以关爱奋斗者为主题,打造奋进之家。
袅袅烟火气,最抚职工心。一大早,工会工作人员刘念便迫不及待的将这一消息在SPIC家园群里进行了分享。分类型看,水电设备利用小时1691小时,同比提高195小时。
三是加大产运需各环节的顺畅衔接。核电3673小时,同比降低132小时。6月,随着疫情明显缓解,稳经济政策效果逐步落地显现,叠加多地高温天气因素,当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7%,比5月增速提高6.0个百分点。全国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交流)13612万千伏安
一是电力投资同比增长12.0%,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达到84.7%。(三)支持推动发电企业高质量转型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持续推进,电力绿色低碳转型加快,煤电企业承担保供和转型的双重压力,建议从上网电价、财政金融以及碳市场等方面对煤电企业进行支撑,以保障电力安全供应、企业有序转型。
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加强在役机组运行管理,减少非计划停机、受阻情况,保障机组稳发满发。受国内外疫情、国际局势、夏季和冬季气温等因素影响,下半年电力消费增长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气电1090小时,同比降低239小时。
二是第二产业用电量2.7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二是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上升至48.2%。三、有关建议今年以来,电力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紧紧围绕国家稳增长、保供应、防风险、促发展的工作目标,克服各种困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可靠电力保障。其中,一、二季度同比分别增长6.2%、0.0%。
加快出台全国性需求响应政策和价格机制,推动有序用电向市场化的需求响应转变。建议出台阶段性进口煤采购专项补贴支持保障政策,补足国内煤炭供应缺口。
出台规范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理顺当前多轨价格机制,加强现货价格管控,引导煤价长期稳定在合理区间。预计2022年底,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6亿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合计达到13亿千瓦左右,同比增长16%,占总发电装机容量比重上升至50%,将首次达到总发电装机规模的一半,比2021年底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
(三)全国电力供需情况上半年,电力行业全力以赴保民生、保发电、保供热,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火电13.0亿千瓦,其中煤电11.1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5.5%,同比降低2.8个百分点。出台面向煤电行业所得税普惠制政策,延长承担保供责任的煤电企业所得税亏损结转年限,并减免征收亏损煤电企业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支持煤电企业的委托贷款利息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和煤电项目三改联动,促进煤电企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充分发挥跨省跨区通道作用。完善坑口区间限价政策,严禁各区域、各煤矿自行创设指数和定价机制,杜绝多种价格机制和捆绑搭售引起的价格体系混乱。6月,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17.7%,其中,河南、陕西、上海、河北、重庆同比增长超过50%,高温天气拉动空调降温负荷快速增长。
东部和东北地区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二季度用电量同比分别下降2.1%和2.9%。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水电、核电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0.3%和2.0%,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3.9%。
由于电力消费需求放缓以及水电等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口径煤电发电量同比下降4.0%,占全口径总发电量比重为57.4%,煤电仍是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最主要电源,也是保障我国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基础电源。迎峰度冬期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华东、华中、南方、西北区域部分省份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华北、东北区域电力供需基本平衡。
电网完成投资1905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交流工程投资同比增长5.9%,直流工程投资同比增长64.2%。并网太阳能发电690小时,同比提高30小时。
今年以来煤电企业采购的电煤综合价持续高于基准价上限,大型发电集团到场标煤单价同比上涨34.5%,大体测算上半年全国煤电企业因电煤价格上涨导致电煤采购成本同比额外增加2000亿元左右。进一步明确跨省跨区送电交易价格形成机制,外送价格浮动机制按照落地省燃煤发电基准价执行,充分发挥区域间余缺相济作用。分类型看,水电设备利用小时1691小时,同比提高195小时。二、全国电力供需形势预测(一)电力消费预测当前疫情反弹得到有效控制,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积极推进,我国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火电2057小时,同比降低133小时,其中,煤电2139小时,同比降低123小时。
二是确保电煤中长协实现全覆盖,控制电煤价格在合理区间。一是第一产业用电量5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
中电联发布《2022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今年以来,国内疫情多发散发,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面对异常复杂困难局面,电力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能源电力安全保供的有关要求,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全力以赴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3.9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7%。
针对国内煤炭供应、电煤价格、煤炭中长期合同及产运输等方面,建议:一是持续增加煤炭供应总量。6.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四是水电和太阳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分别提高195和30小时。4、5月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分别下降6.8%和4.4%,6月转为正增长10.1%。
(二)确保电力燃料稳定供应当前,受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国际煤油气供应紧张,加大我国进口煤炭、天然气的难度,国内煤矿及港口煤炭库存偏低,迎峰度夏期间电煤等能源保供面临潜在风险。电源完成投资2158亿元,同比增长14.0%,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比为84.7%。
在下半年疫情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进一步减弱的情况下,随着国家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效果的显现,尤其是加大基建投资力度将拉动钢铁、建材等高载能行业较快回升,并叠加2021年前高后低的基数效应,以及国家气象部门对今年夏季我国中东部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到偏高的预测情况,预计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0%左右,增速比上半年明显回升。三是水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增速均超过20%。
其他制造业行业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3.3%,其中,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2.4%和9.3%。加大对电煤中长期合同,包括发电集团自有煤源对内供应和进口应急补签新增中长期合同的铁路运力支持。